杨猇茸,普洱市证券犯罪律师,现执业于云南慧申律师事务所,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及司法操作经验。诚实信用,勤勉敬业,以“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服务宗旨。办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业务功底扎实,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辩护能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畏艰险、奋力拼争,愿尽自己的所能,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不敢承诺案件的最终结果,但敢承诺办案尽心竭力!
关于网络近两年的崛起,其主要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大学生以及年经群体,网络借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网络借贷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关于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合同要素的相关问题吗,为大家整理出来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日前,为加快推动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作、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就《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借贷合同要素》、《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规范》和《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规范》三项标准召开标准审查会。中国互金协会秘书长助理、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院长朱勇出席会议。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人民银行、银监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对上述标准进行了审查。
据了解,《借贷合同要素》标准旨在规范合同基础性要素及对应要求,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存管业务规范》和《存管系统规范》旨在支撑银监会《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等相关监管政策落地,明确资金存管在业务和系统等方面要求,协助解决互金行业资金存管问题。
会上,专家围绕以上三项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是否有助于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进行了审查,并一致同意三项标准通过审查。
据了解,下一步,各标准起草工作组将在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的组织下,按照专家审查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标准审议稿,提交审议通过后将正式发布实施。
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借贷合同要素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个体网络借贷业务中借贷合同的必备要素,用于指导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制定借贷合同。个体网络借贷业务相关合同中包含本标准必备要素以外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平台权利义务、担保、保险等,其合同涉及借贷关系的相关条款应按照本标准使用。个体网络借贷业务相关合同中包含除出借人、借款人以外当事人的,其合同涉及借贷关系的相关条款也应按照本标准使用。如本标准中未规定或上位法有新规定时,以上位法规定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T/NIFA 1—2017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平台platform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
先予仲裁法院不受理网贷吗
法院不受理的是先予仲裁网贷案件,而仲裁案件依然受理。先予仲裁相当于是平台借贷发生时就与借款方签订的违约执行条例。如借款方借钱时抵押房车,还款日未及时还款则平台方可以直接执行抵押房车,而借款方没有申诉权利的条例。先予仲裁是在法律纠纷框架之外,所以法院不予受理。
近日,一则关于“先予仲裁”的消息让很多网贷投资人云里雾里,消息是这么说的:最高人民法院就仲裁机构“先予仲裁”裁决等法律适用问题做出了批复,明确表示,法院应当就先予仲裁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执行申请。即先予仲裁机制将不适用于网络借贷合同。
“先予仲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经过协议,将他们的争议提交给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注意,这其中说到双方协议将“争议”提交给第三方,也就是说,仲裁是在纠纷争议发生之后的。
而先予仲裁呢,是在纠纷争议还没发生的时候,就以假设发生了纠纷争议为前提,让被申请人放弃纠纷发生时的抗辩权利,作出预决。这是为了简化流程达到快速及批量处理的目的,事先在合同中约定被申请人放弃某些权利。
这其中“被申请人”指的是申请人诉称侵害其合法权益或与其就民商事法律关系发生争执而由仲裁机关通知参与仲裁的人。在网络借贷中被申请人往往是债务人,申请人是债权人。
比如,我是借款人A,在网贷平台B上借了10万元,为期一个月,并抵押了一辆大众桑塔纳。在借款时,我与平台达成先予仲裁协议,如果一月之后我没有返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平台B有权利处理我的大众桑塔纳,而且我没有申诉的权利。
还款日子快到了,平台发现我没有还款的能力或还款意愿,就会拿出仲裁协议给法院,让其强制执行。
来到法院这关,问题就来了,根据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仲裁机构可以仲裁的是当事人间已经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这种先予仲裁是发生在纠纷之前,仲裁程序和规则制定未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以法院不予受理。
在先予仲裁试行之前,关于金融借贷的案件大的小的铺天盖地,据统计每天有200多万宗,而先予仲裁可以让大部分当事人按事前调解约定执行,大大减少了法院的工作量。另外,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先予仲裁确实可以大大降低“老赖”不还钱的概率。
但先予仲裁一朝被取消,会有些什么影响呢
首先,先予仲裁为债权人增加了一种权利实现的机会和路径,对债务人产生了一种心理压力的约束作用,一些不懂法律的借款人会认为不归还借款本息,最终也是会被强制执行的,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平台的坏账率、逾期率。如今被取消,平台更要在日常运营中严格把关借款人,做好风控措施。
其次,平台处理不良资产的时间被延后,效率降低。在先予仲裁被允许的时候,平台可以提前向法院申报处理不良资产,并且省去了被申请人申诉这一环节,效率很高,但没了先予仲裁之后,平台若按照正规的流程进行仲裁,处理不良资产时间周期很长,并且不确定性增大。
另外,这种仲裁模式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所以目前也存在大量的被判决无效的存量案件,在有如此多坏账的情况下,平台迫于运营、生存等压力,极有可能采取暴力催收的方式。
虽然先予仲裁的方式确实为网贷平台和法院省了很多事,不过没有按照法律程序执行的活动,注定是无法长远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法院等仲裁机构不受理的是先予仲裁案件,而先予仲裁条例则是网贷平台与借款人之间的博弈,但其也大大的降低了借款不还款等不诚信恶劣事件的发生。仲裁案件法院依然可以接收受理,正规的维权渠道很多,朋友们大可不必慌张因噎废食,先予仲裁的不受理并不会改变网贷规则也不必加重对网贷的排斥与恐惧。